美元“阶段性见顶”,澳元和纽元仍弱势,做多GBPJPY或是上周最佳交易之一

几个因素导致美元近期开启“阶段性见顶下跌”
1)美国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走弱,或引起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,不利于美元。
9月29日公布的美国第二季度GDP (终值) 为-0.6%,之前公布的第一季度GDP(终值)为-1.6%,确认连续两个季度录得负增长,美国经济在理论上或已陷入衰退。

9月30日公布的美国9月芝加哥PMI为45.7,大幅低于8月的52.2,也是自过去2年多以来(自2020年7月)首次跌破50荣枯线。

10月3日公布的美国9月制造业PMI为50.9,8月为52.8,创下过去两年多(自2020年7月)以来的新低;

9月ISM制造业就业指数录得48.7,远低于8月的54.2;

美国9月ISM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录得47.1,大幅低于8月的51.3。以上数据,或暗示美国制造业或有陷入衰退的可能。
2)英镑上周大跌后,过去一周大涨11.10%,美元对应英镑的大涨而走弱。
英国特拉斯政府10月3日宣布取消在一周前宣布的“45%最高所得税”税率计划,英镑兑美元走“过山车”行情。

英国在9月23日推出450亿英镑的一系列的减税措施,这也是近50年来,最大幅的减税计划,却未能同时宣布市场所预期的“大幅加息”(目前英国利率是2.25%)来“对冲”的计划,这让英国相关部门抑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加剧,也让投资者对英国经济复苏的信心大跌。

英镑兑美元一度暴跌至1.0350的历史新低,之后,英国政府宣布启动“按照需要”无限量购买长期国债的计划,以防政府养老金发生危机,并放弃“45%最高所得税”税率计划,GBPUSD之后大幅反弹,最高触及1.1500左右。

也就是说仅仅一周时间,GBPUSD大涨11.10%。这也或拖累美元指数近期的走势的原因之一。

3)美元严重超买和“美元荒”,美国国债逼近上限,首次超过31万亿美元。
自今年年初以来,美元指数已上涨21.38%(94.50-114.70)。强势美元,也变相带动了“美元荒”,美元都回流美国了,市场上的流动的美元就减少了,流动的美元减少了,也就更少有美元可以流入美国的国债市场去买美国国债,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。

从去年四月以来,中国,日本,英国,法国,瑞士等国已经陆续纷纷抛售巨额美国国债以获得更多美元的流动性。

作为全球资产之锚的“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“已经在近期(9月28日)触及最高4%左右,也就是说美国国债利息成本不断抬高,

所以,近期10月3日,美国财政部公布的的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31万亿美元,这已经大幅超过美国2021年全年23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。

美国国会在2021年12月通过立法,提高债务上限至31.4万亿美元, 目前,美国的“债务上限”或将面临再次被突破的风险,美国政府“债务压力”巨大。

“债务上限”是美国国会为政府设定的,为履行“已产生的支付义务”而进行举债的最高额度,一旦触及这条红线,就意味着,已基本用尽美国财政部门的借款授权。

所以,“强势美元”未来或较难大举维系,此轮美元上涨顶点或不会很远了。如果美元强势继续下去,不仅打击全球各国的实体经济和全球消费市场,也损害美国的利益。
美元或继续延续之前涨势不变
根据最近9月的美联储利率决议,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最终利率或超过4.60%,目前在3.25%, 预计2024年以前美联储不会降息。

根据美联储官员利率预期点阵图,2022年底利率中值预期为4.4%, 2023年底利率预期中值为4.6%,2024年底利率预期中值预期为3.9%,长期利率中值预期为2.5%不变。

也就是说,美元本轮加息至少延续至明年下半年。美元上涨行情或还未结束,短期内,美元指数看向115.00,鉴于此轮美元上涨顶点或许不会很远了,笔者预计,未来或看向2001-2002年的历史高点120左右。
美股大涨,大宗商品反弹
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调45个基点(4%-3.55%), 目前在3.75%;

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调35个基点(4.35%- 4.00%), 目前在4.15%。美国十/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倒挂40个基点, 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担忧还在。

美国股市也终于开启“阶段性触底上涨”行情,全球各国股市也跟随美股的上涨而开启不同程度的上涨。

美股三大指数大幅反弹上涨:
•道琼斯指数, 大涨1825 点(28575 - 30400, 或涨6.39%)
•标普500股票指数, 大涨250点(3550 - 3800,或涨7.04%)
•纳斯达克指数,大涨820点(10830 - 11650,或涨7.57%)
同时,亚太股市,原油,黄金和比特币也是大幅反弹上涨:
• 中国A50股票指数(CHINA50), 涨800点(12650 – 13450) ,或涨6.32%
• 中国恒生企业指数(CHINAH), 涨450点(5800 - 6250) ,或涨7.76%
• 香港恒生指数(HK50),大涨1270点(16900 - 18170 ) ,或涨7.52%
• 台湾股票指数(TWIX),涨40点(495 - 535), 或涨8.08%
• 日本JP225股票指数, 大涨1780点(25600 - 27380) ,或涨6.95%
• 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(AUS200),大涨405点(6380 -6785) ,或涨6.35%
• 比特币,涨2300点(18150 - 20450),或涨12.67%
• 德克萨斯油,涨1200点(76.50-88.50),或涨15.69%
• 布伦特油,涨1120点(83.80 – 95.00 ) ,或涨13.37%
• 黄金,每盎司上涨110美元(1615.00- 1725.00),或涨6.81%
2.澳洲央行加息6次,新西兰央行加息8次, 澳元和纽元上行前景仍不乐观
自2022年5月以来,澳大利亚央行自0.1%的基准利率,已经连续加息6次,其中4次强势加息50个基点,其余每次加息25个基点。

本周二(10月4日),在最近强势连续4次强势加息50个基点的基础上,再加息25个基点至2.6%,澳元在低位盘整。

自2021年10月以来,新西兰央行自0.25%的基准利率,已经连续加息8次,其中最近的5次是强势加息50个基点,其余每次加息25个基点。

本周三(10月5日),在新西兰央行(RBNZ)如预期宣布加息50个基点至3.50%, 纽元仅短线走强,目前在低位盘整。自上周三(9月28日)晚上开始,美元指数大幅回调490点(114.70-109.80),或跌4.27%,美元或开启阶段性的”见顶回调”,非美货币终于迎来喘息的机会。

美元贬值的在过去的一周贬值,也是过去美元“极端升值”后的正常“阶段性”的回调。

分析一下,非美货币的此次回调,澳元和纽元是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的, 英镑是这波回调上涨中,涨幅最大的,涨11.11% 。

•DXY:大幅下跌490点(114.70 to 109.80), 或跌4.27%
•EURUSD:大幅上涨450点(0.9550 to 1.0000), 或涨4.71%
•GBPUSD:大幅上涨1150点(1.0350 to 1.1500), 或涨11.11%
•AUDUSD: 0.6350 to 0.6550之间窄幅整理(200点范围)
•NZDUSD: 0.5550 to 0.5800之间窄幅整理(250点范围)
•USDCAD: 下跌330点(1.3830 to 1.3500 ),或跌2.39%
•USDJPY: 143.50-145.50 之间(200点范围)窄幅整理
•USDCNH: 大幅下跌2500点(7.2650 to 7.0150),或跌3.44%
•USDSGD:下跌290点(1.4490 to 1.4200), 或跌2%
分析基本面澳元和纽元弱势的原因:
第一: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对美元的提振前景,远超“澳洲央行和新西兰央行”的加息对“澳元和纽元”的影响,美元主导澳元和纽元的涨跌。

第二: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最大出口市场就是中国,近期中国公布的7-9月份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,或将对澳元和纽元不利。

澳洲央行10月利率决议政策声明表示,央行的核心预测是: 通胀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触及7.75%的峰值,核心CPI在今年年底之前达到6%, 预计2023年CPI或略高于4%,到2024年底才能回落到2-3%的目标区间。

目前澳洲基准利率是2.6%。需要密切关注澳大利亚在10月26日即将发布的9月的CPI数据,这或许是接下来澳洲央行在今年11月利率会议的加息幅度的指引。

目前的情况,澳洲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远高于澳元央行基准利率,所以澳元兑美元仍处于下行趋势中就很容易理解了。新西兰的情况类似,这里就不详细展开解释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网友发布,如有侵权请点此联系

(0)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