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黄金失去的20年”由笔者首提,指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。那段时期黄金不太景气,价格在每盎司400美元左右徘徊,一时间跌到了252美元。低迷期持续了很久,没人想像到现今黄金会如此疯狂!
20世纪80年代~90年代,黄金郁郁不得志
俗话说“乱世买黄金”,放眼历史长河,一旦战争爆发,货币贬值,纸币变废纸,而即使风云突变,黄金作为国际通用的货币仍然保值,被视为最后的堡垒。
20世纪80年代,苏联进攻阿富汗,导致黄金创下每盎司850美元的高价,这其实是上述规律的实例。此后,英阿马岛战争时,国际形势紧张,黄金遭哄抢价格攀升。但是大趋势来看,金价从原地踏步偏向下跌倾向。
1989年,分隔东西德的柏林墙倒塌。1991年苏联解体。美国与苏联对抗的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,支配世界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立格局不复存在。担心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恐慌情绪得以缓解,这段时期,黄金不太有出场机会。
中央银行抛售导致黄金加剧下跌
作为金融产品,黄金的利率非常低。通常认为黄金没有利息,但实际上在某一特定情况下也会产生薄息,即借贷黄金时。矿业公司、有贵金属交易的银行、中央银行等进行借入和贷出黄金的业务,利率为0.3~0.5%。美元。同期美元的利率为5%左右,远比黄金有利。
在此局势下,各国中央银行推进人才的世代交替。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,中央银行持有黄金。但是新世代未经历过战争,“乱世买黄金”的概念淡薄,而黄金的运作途径缺乏魅力,因此源源不断地被抛售。中央银行的抛售举措导致黄金加剧下跌。持有较多黄金的德国、法国、义大利、瑞士等欧洲国家纷纷将黄金兑换为美元、马克、瑞士法郎等货币。
矿业公司的期货销售也是金价下跌的原因之一
金价低迷的另一大原因在于矿业公司的期货销售。矿业公司从发现金矿,挖掘冶炼,到制成金条需要6个月时间。其间如果金价下跌,则会竹篮打水一场空。因此,将还未开采的黄金按目前的金价先行售出。6个月后再将制好的金条交付给对方。当时,为了维持稳定的经营,矿业公司出售黄金期货。发现埋藏的金矿时,销售5年期,甚至10年期的黄金期货。根据需求与供给的关系,出售=供给增加,金价下跌。
1980年1月高涨到每盎司850美元后,接下来的20年间金价低迷,下跌至252美元。
该板块内容取材自池水雄一先生着的《黄金投资的新课本》中的部分内容,我们在原着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改编。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网友发布,如有侵权请点此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