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油价格变动的两大主要因素

供应面因素

在原油供应方面,产油国的动向一向都会受到关注,尤其是OPEC(石油输出国组织)的动向就更加受到注目。

OPEC会为了维持原油价格而定期举办总会,并且召开每年数次的临时总会,协议决定整个OPEC的生产额度。

如果OPEC能够成功地削减生产额度,使供需平衡紧绷的话,原油价格就会上涨,而如果生产额度扩增,则可能成为引发价格下跌的因素。

另外,即使原油生产额度缩减,但无法让实质生产量减少的话,缩减生产额度对于价格的影响力就会有限。

也就是说,因为OPERC会员国不遵守生产额度协议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,而这件事情也已经众所周知,所以价格不见得一定会因为OPEC的生产额度决议而有所变动。

依据2020年12月的资讯,在全世界原油消费量之中,仰赖于OPEC的依赖度是35%左右,相较于OPEC刚成立的时候,这个依赖度已经有所下滑。

近年来,由于原油消耗量的提升与油价上涨的影响,再加上OPEC的向心力增强的因素,使得OPEC对于油价的影响力再度高涨,但是OPEC对于油价的支配力也已经不如既往。

这是因为原油探钻技术进步,在全世界都有发现新的油田的关系。另外,目前各国也都采取原油储备策略,所以即使原油供应减少,也不会立刻就陷入石油不足的困境。

而且,产油国的政局不稳以及恐怖活动等地缘性政治风险也备受瞩目,如果政局不安会造成石油供应不稳,那么原油价格就会因此而上涨。

此外,目前OPEC所采用的制度是先计算出参考原油价格,设定目标价格区间(Price Band)为22 ~ 28美元,只要油价连续10个工作日低于此一范围的下限,每日产量就会就减产50万桶。

反过来说,如果油价连续20个工作天超出价格范围上限,每日产量就会增产50万桶。

然而,由于参考原油价格连续一年以上都超过价格区间的上限(28美元),显示此种油价策略无法因应现实状况,

因此在2005年1月30日召开的OPEC临时总会决定暂时停止价格区间策略的实施,直到现在(2020年)也仍然在持续暂停实施中。

需求面因素

原油的需求受到全世界景气动向的掌控,一旦景气热络,原油价格就会因为需求增加而上涨,而如果景气低迷,石油需求就会降低,带动原油价格下跌。

一般认为在1998年 ~ 1999年初发生的原油价格低潮,就是受到了过去一直顺利成长的东南亚经济面临危机的影响。

美国与我国的景气与需求动向会特别受到注目。美国的石油需求佔了全世界需求总量的四分之一,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需求国。

另外,在2000年以后,我国的经济有显着的成长,在2009年超越日本,成为原油消耗量世界第二的国家。

在美国,汽油与取暖用油的需求以及价格动向也往往会对原油价格造成影响。

夏季是汽油的需求高峰期,其供需关系与库存动向会影响原油价格,而冬季则是取暖用油的需求高峰,其供需关系与库存动向对于原油价格也会产生影响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网友发布,如有侵权请点此联系

(0)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