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世纪初期起,此前低迷的金价开始急剧上升。理由有三个。主要国家的央行减少抛售黄金。随之矿业公司的黄金期货销售也减少。并且,黄金ETF这一金融产品登场使得黄金被争相购买。
缔结限制中央银行黄金出售量的协议
自21世纪初期起,金价开始急剧上升。契机之一为1999年9月《华盛顿协定》问世。欧洲央行(ECB)与欧元区14国的央行在华盛顿就“黄金今后仍为各国重要的储备资产”、“今后5年间,央行的黄金销售量不超过每年400吨合计2000吨的界限”、“针对借贷黄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也设定一定的限制”达成共识。5年后即2004年更新了上述协定。主要内容为:于2009年缩小年销售量,增加成员国,协议再延长5年等。后来此协议被称为“央行售金协定”(central bank gold agreement)。
矿业公司的黄金期货销售的减少
《华盛顿协定》不仅限制销售,也限制黄金的借贷。在开采金矿前,将预计产量作为黄金期货先行售出,这是矿业公司的惯习。先行出售的黄金是从银行借来的,而银行实际上又是从央行借来。因中央银行所持黄金的借贷受到限制,矿业公司的黄金期货销售自然随之减少。
2001年9·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
2001年9月11日,国际恐怖组织基地组织在美国制造了系列恐怖袭击事件。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格局终结,本以为迎来了和平,未曾想恐怖主义的威胁肆虐。人们意识到世界并不安全,于是开始爆买黄金,矿业公司慌了手脚。金价上涨,对于作为生产者的矿业公司而言,本应该是喜事。但因其已经按过去的廉价将未来数年的黄金先行售出,所以任凭金价上涨矿业公司也无法获利。期货销售,可以规避价格下跌时亏损的风险,但也意味着放弃上涨时的利润。即使金价攀升,但矿业公司的股价却无法上扬。对此,矿业公司的股东们提出异议。不能违背股东的意愿,矿业公司只好开始回购已经预售到10年后的黄金期货。
如上所述,此前一直抛售黄金的央行、矿业公司等停止出售,回购黄金期货,加速了金价上涨的势头。
黄金ETF的登场支撑金价上升
黄金ETF在此时机下应运而生。黄金ETF为与金价联动的金融产品,一旦买进黄金ETF,就会有等量的金条被认购并保管入库。于2003年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首次面世,接着在伦敦、巴黎、纽约也上市。尤其在纽约上市后,其余额激增。这意味着有等量的黄金被采购,对金价影响很大。在2003年当时,金价为每盎司400美元左右,区区数年就超过1000美元。
从2003年至2013年,黄金ETF从零起步,高峰时持仓量增至2600多吨。与世界各央行的保有量相比,仅次于美国(8133吨)和德国(3396吨)。此黄金量甚至与全球金矿1年的黄金产量相媲美。这么多的黄金期货被采购入库保存,无可避免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。个人认为从400美元一时间飙升至1900美元,其中有500美元归功于黄金ETF的采购。另外2010年后,此前作为黄金卖方的央行转变为买方,也是加剧金价上升的因素。央行从每年卖出500吨黄金的卖方转变为采购500吨的买方,其对市场的冲击,如同出现了位需求量为1000吨的买方。
该板块内容取材自池水雄一先生着的《黄金投资的新课本》中的部分内容,我们在原着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改编。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网友发布,如有侵权请点此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