炼金术指用铅等卑金属(或称贱金属)制作黄金。从古至今,黄金的天价引得无数炼金术师挑战冶金,但在漫长的历史上从未有人取得成功。虽然没能制成黄金,但这些研究歪打正着推动了化学的巨大进步。
炼金术始于古埃及时代
炼金术试图通过化学方法用铅等卑金属制作黄金。以黄金为首的贵金属,稀少罕见,不易变化。而贵金属以外的金属,如硷性金属、铝、锌等被称为卑金属,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。古埃及时代起,试图用卑金属冶炼黄金的炼金术研究业已开端。当时主要的黄金供给源自开采砂金,将砂金熔化加工,冶金技术的进步为炼金术推波助澜。黄金被人们尊为宝物,为了从河川淘到砂金,牺牲了无数人,炼金术的走红合情合理。
古希腊和伊斯兰世界也致力于炼金术的研究,热潮继续传播到欧洲。世界的东西方皆醉心于炼金术,西元600年至1600年左右的中世尤其盛行。特别是在我国等东方国家,与其说制造黄金,不如说重心置于制造长生不老之药。炼金术认为存在灵药“贤者之石”,能将卑金属变身为黄金,甚至使人长生不老。小说《哈利波特》系列,漫画《钢之炼金术士》也可窥见同一思维。尤其是《钢之炼金术士》,具体展示了炼金术的观点。长生不老思维(灵魂炼金术)的诞生,与宗教、哲学结合,影响深远。
炼金术孕育的发现及发明
可惜所有能工巧匠都未能炼成黄金。元素无法由其它物质制成,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常识。但一心炼金的不懈努力,通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,收穫诸多发明发现,结果歪打正着地成为“化学”诞生的原动力。
炼金术师中有奇人在意外的领域取得成功。18世纪德国萨克森的炼金术师贝特格,奉君主之命,要制作像日本伊万里烧一样的瓷器。他驱使炼金术的技术,成功在附近找到合适的瓷土,制出完美的白瓷。这是现代梅森白瓷的开端。当时的伊万里瓷器可换取等重的黄金,换个角度看,这本身可谓是一种炼金术。
1774年拉瓦锡的品质守恆定律,1802年道尔顿的原子学说陆续登场,炼金术实质性让位于近代化学。
以下是炼金术的代表发明成果:
中东的“蒸馏”技术(约西元前2世纪)、我国的“火药”(7~10世纪)、伊斯兰圈的“硝酸、硫酸、王水”(8~9世纪)、还有前面提到的欧洲的白瓷制法的开发(18世纪)。没有炼金术就没有近代化学。虽然炼金术未能制成黄金,但通过它发现了形形色色的化学成果,价值更胜黄金一筹。
艾萨特·牛顿与炼金术
著名的万有引力发现者艾萨特·牛顿与炼金术渊源颇深、被称为“最后的炼金术师”,20世纪曾在他的遗发里提取到水银。牛顿遗留下许多与炼金术相关的着作,有观点认为其死于炼金时使用的水银、铅等化学物质中毒。
作为物理学家扬名世界的牛顿,其实还担任过英国皇家造币厂总监,规定金银兑换比率为1:15。当时金银均为贸易结算手段,该比率稳定了金价,一直沿用200多年。
该板块内容取材自池水雄一先生着的《黄金投资的新课本》中的部分内容,我们在原着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改编。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网友发布,如有侵权请点此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