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(Silver)的基本知识、价值与历史的详细说明

什么是银

在金之后,本次将介绍的就是银。在文章的开头将先说明,银的市场架构大致上与金相同。

被纳入 贵金属 范围内的金、银以及PGM(铂族金属)皆为同类,其运作方式也几乎如出一辙。

虽然如此,各个贵金属之间仍有着极大差异。而章节将针对银进行详细说明。

银的历史

人类运用银的历史悠久,其可能在西元前3000年便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,与金可说是不相上下。

但是,一般认为古代将银视为比金还稀有高价的物品。

金是源自于 天然金块(Nugget) ,但银则有所不同,鲜少以银的型态自然产生,必须透过先进的精炼技术才能够彻底开采,因此长久以来的数量稀有,价格也高居不下。

人类对于精炼技术的开发,被认为与资源量、物质特性以及目前金银的价值都息息相关。

特别是17世纪以来,在新大陆发现了大量的银,且精炼技术已发展至得以从铜矿中提炼出银,银的产量大幅提高,也导致其价值远低于金。

在近代,银价从金的120分之1至30分之1皆有,过去50年的平均则约为60分之1;从悠久的历史角度来看,银的价格亦曾触及相当廉价的范围。

此价格关系将在其后的市场供需章节中论及。银与金同属为贵金属,自古以来便用于交易中,特别是17世纪后能够大量生产,使其在全球都成为了主要的贸易货币。

进入近代之后,各国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,以金或银等贵金属交易变得不切实际,进而结束了其 法定货币 的角色;目前则以工业需求佔据了50%的比例。

除此之外,尚有25%作为钱币或银转原料等投资、19%为贵重饰品,剩余的4%则是银制餐具。

银的物质特性

在各种金属当中,银的电导率、热导率以及可见光反射率皆拔得头筹,而延展性亦是仅次于金的第2,每1g的银可伸展至2200m。(顺道一提,延展性最佳的金则是3000m)

此特质使银被用作各式各样的工业材料,且在贵金属中的价格实属低廉;银的总供给量中约有一半皆为工业用途,金则只有不到10%,因此银亦可称为工业用金属。

有鑒于银对于光的卓越反射性,在数十年之前,其最大的用途即是感光材料;例如照片的 底片 ,便有采用银所制成的银盐底片。

随着数位相机的登场,银的需求也出现了剧烈变动;数位相机在一夕之间便取代了银盐底片的地位,而现在的手机又再度取代了相机的功能。

在数位相机出现之前,世界上最大的银使用者应属柯达以及富士软片;其后,数位相机使银的需求量大减,其价格亦随之跌落。

但如同天无绝人之路,现在银主要用于制造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板,此用途亦是从银的感光特性而生,并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利用。

下一章节的 银的供需 中,将对此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网友发布,如有侵权请点此联系

(0)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