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谓熔点?

何谓熔点?

熔点指货币中含有的金属价值超过该货币的面值。正如其名,它的要点是:比起作为货币使用,熔解后当成金属卖出更为划算。

100日圆面值的银币被熔解了!

举个例子来说明:在过去贵金属实际充当货币原材料的时代,发生过这样一件事。

1957年日本发行的100日圆凤凰银币、作为其换版于1961年发行的100日圆稻穗银币,是贵金属最后一次作为法定货币一般上市。重约4.8克,银60%、铜30%,锌10%,计算下来,银的重量为4.8克×0.6=2.88克。2013年3月即时的银价为1克88日圆,该100日圆银币中含的银价值253日圆,大幅超过面值。现如今100日圆银币已不再流通,1967年发行至今的100日圆硬币是由75%铜25%镍铸造的铜镍合金币,不含银。

上述的100日圆银币曾一度从市场上消失。这就是1980年发生的德克萨斯石油大王汉特兄弟垄断收购白银的“汉特事件”。银价从5美元飙升至55美元,当时美元兑日圆汇率为240,意味着银价暴涨至390日圆。当时残余的100日圆稻穗银币被大量收购,出口后熔解成银售出。这堪称是充分利用货币大大超过“熔点”的“套利交易”的实例。有过此番经历后,日本便不再用贵金属铸造流通货币。当今全球也没有仍在流通的金币银币。

银质餐具含有的银超过本身售价!?

熔点现象不仅局限于货币。自古以来,欧美的上流社会使用银质餐具。英语有句俗话,叫“含着银汤匙出生”,意思就指出生于上流社会。在中世,暗杀使用到的砒霜一遇到银质餐具会变质,故被视若至宝,古董交易中也常见其身影。2011年银价陡升至50美元,涨幅非常大,导致餐具中银的价值高于本身售价,眼光犀利的投资家们在拍卖网站上四处涉猎物美价廉的银质餐具。


该板块内容取材自池水雄一先生着的《黄金投资的新课本》中的部分内容,我们在原着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改编。
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网友发布,如有侵权请点此联系

(0)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