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后,全球货币流通量增加。与此遥相呼应,金价上涨。美联储(FRB)控制着货币发行量。美联储今后采取怎样的金融政策,将会极大影响金价。
2004年后全世界货币发行量与金价密切连动
进入21世纪后,金价一路攀高。其原因有多种,2004年后全球货币发行量与金价密切联动这一特征尤为显着。
以美国、欧元区、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中心,为刺激经济,采取放宽金融政策。所谓放宽金融,其实是多发行增加货币流通量。货币发行量一多,每单位的货币就贬值了,等于稀释货币价值。相对地商品将增值,黄金价值也升高。其实与通货膨胀是同一思维。
之所以实施放宽金融政策,是因为经济低迷。央行提供货币,发行量增多利息下跌。目的在于:由于可以较低利息贷到款,企业可投资设备、雇佣人工、生产产品。若产品销售行情不错,资金将回笼,景气渐渐恢复。但是央行的小算盘没能得逞。即便利息很低但企业趋向于不借贷。削减负债、精简员工、尽力求利才是当今企业的写照。景气不见好转,过剩的货币向黄金聚集。只要持续此倾向,每盎司黄金会有100~200美元的短期性波动,但大势还是趋向上升基调。
放宽金融政策的终结点将会是金价的转捩点?
那么,放宽金融政策究竟何时终结呢?就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美元而言,美联储(FRB)主席伯南克明确表示放宽金融政策会持续至2014年。控制美元发行量的是美联储(FRB)以及旗下负责金融政策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,故其如何掌舵备受关注。此外,欧洲陷入欧元危机,ECB积极推进放宽金融政策。
在日本,2012年末政权由民主党交替到自民党,安倍政权强势推行放宽金融政策。美元兑日元汇率在政权交替后的短短数月从70多变为90多,一下子贬值了20日元。安倍通过更换日银总裁,直指进一步的放宽金融。全球性的放宽金融政策是推动金价上涨的最大原因,今后还将继续发挥其威力。
美元为全球基础货币,美国经济恶化衰退,美元就会下滑。但是还没有可取代美元的货币。欧元负担过重,人民币前景可观,但还需假以时日。
在此背景下,美元仍会继续充当基础货币,但其价值将下跌。投资者不得不从美元抽资,寻找其他投资管道。黄金是选项之一。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的话,投资将聚拢于黄金。相反,若叶岩气革命成功,美国经济复苏,经济霸权可能复活。能源构造是一国经济的基础,叶岩气有可能改写历史。一旦实现,美国经济将强势再生,对黄金构成逆风。今后美国经济的走向将极大影响金价的动向。
美国经济一旦复苏,放宽金融得以终结,利息上升,金价转为下跌。对金价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经济动向,而美联储(FRB)的金融政策掌握着话语权。
该板块内容取材自池水雄一先生着的《黄金投资的新课本》中的部分内容,我们在原着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改编。
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网友发布,如有侵权请点此联系